農貿市場建筑設計,起步較晚,大多數人沒有經過深層思考和解讀,忽略了農貿行業的本質,這是當前市場建筑設計的遺憾。正因不可否認的遺憾,以及人追求美好的天性,故而有了今天的研究和明天的探索,農貿市場建筑設計必將專業化、規范化。
?
?
2000多年前的古人在進行建筑設計時,已經在充分對主體建筑有著深層的思考,并付諸于合理的規劃。2000多年后的今天,建筑設計開始演化出各種專業方向,市場建筑設計屬于建筑設計巨大范疇之中的一個專項分支,猶如輕舟之于大海,很多從業者在進行市場建筑設計時,奉行拿來主義。更有甚者未經考察就憑想象完成設計,并沒有對項目本身有著深層的思考,不去深究于市場建筑設計中的農貿特性,和其它種類的建筑設計混為一談,不尊重項目所在地域的風俗習慣,對專業的需求被忽略,是一大遺憾。
?
在專業化設計和運作了數以百計的農貿項目后,可以總結出80%以上的市場都具有建筑層面的缺憾,先天不足導致項目增加成本、運作不佳。市場建筑設計,一定要掌握農貿特點,以及理解市場內各業態的經營模式,在這里做一個案例詳解。
?
市場建筑設計的排水設計
?
建筑設計沒有預留排水溝,結構排水溝位置、寬度、深度不滿足需求,讓市場排水設計無從入手,最終方案有二。一、條件允許的前提下,整層地面增加墊層,用以滿足排水溝的深度要求,從而導致大幅度增加建設成本;二、條件不允許,極大程度簡化排水設施,讓市場達不到使用功能,尤其是水產等業態排水不暢,導致市場環境極差。
?
市場建筑設計的平面利用
?
建筑設計未充分考慮市場其商業特性、動線特性,建筑內死角較多、深度較大,殊不知市場不比其它商業場所,經營單元的平均面積不宜過大,最終導致平面利用率大大降低,整體價值受損。
?
可以看到,在這個例子中,紅色標注的營業區域遠離購物主動線,且深度過深,原因是樓梯間、設備間等將平面分割開,形成了局部零散的幾個區域。這樣的平面布局設計并不理想,但在如此的建筑條件下實屬無奈之舉,只能從業態規劃的角度去盡量吸引客流。這無疑是一次不成功的市場建筑設計。
?
市場建筑設計的柱距軸網
?
柱距和軸網是市場建筑設計中的重中之重,而且一經定稿很難再做改動。在市場攤位布局設計中,幾乎所有的尺寸都取決于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離,而最合適的通道寬度、最合理的營業區域寬度、最規范的攤位寬度都是確定的數值,對柱距的要求十分嚴格,過窄的柱距會導致攤位擁擠無法經營,過寬的柱距會導致攤位空間浪費。
?
在這個例子中,柱子過密,在預留2米寬通道之后,攤位總寬只有3.3米,而攤位內空部分僅有1.5米,背對背的兩個經營者每人平均分得的活動寬度僅有0.7米,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經營活動,更無法放下配套設備(如冰箱、操作臺、水槽等)。要滿足攤位的常規寬度4.5米以及通道的正常寬度2.5米,應該將柱距增加1.7米,那么這個攤位的布置就能夠完美無瑕了,而現狀如此別扭的攤位空間,完全是可以通過調整柱距來避免的。
?
市場建筑設計的其他要求
?
層高,柱距,地面,出入口位置、寬度,垂直交通(即電梯樓梯位置),水電暖設備間,這些都是市場建筑設計中的重點,需要根據農貿行業的特殊要求進行按需設計。這些內容將在后期的專項文章中逐一詳述。
?
農貿市場建筑設計的實用性與美觀性
?
對于市場建筑設計來說,是一定要去遵循其實用價值的,因為市場是民生工程,更是購買農貿產品的特殊場景,又基于農貿產品在儲存和交易中的特殊要求,市場建筑設計的實用性一定是要建立在農貿產品的特殊性之上。文中所涵蓋的部分內容,即從農貿產品的特殊性出發,對市場建筑設計的思考與研究。
市場專項設計,可追溯到十年前即2009年,國家商務部試行的《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》是最早的國家級市場專項設計規范,雖然已經問世十年,但如今大部分市場建筑設計仍然達不到規范要求,70%的農貿市場建筑設計者根本就不知道規范的存在,極其可悲。
?
市場建筑設計,雖然門檻不高,但職業秩序和項目解讀必不可少。從事市場設計雖然在于建筑設計從業者考察過多少個市場,完成過多少農貿案例,了解過多深的市場經營規律;但更多的,在于對于農貿事業的專注,對農貿和農貿人的敬畏之心,對民生工程發自內心的透徹理解。
建筑方案設計